在重庆12个主城新区中,长寿像一个存在感的不强的中等生。
四个同城化先行区中,璧山、江津借力科学城,强势融城。其中,江津GDP在年迈入千亿级,长寿则处于亿元序列,年还被璧山超越。
相邻的涪陵,也不断与之拉开差距,经济总量超过长寿高达亿元之多。
涪陵和长寿同为重庆两大重化工基地,但似乎只有长寿一直在背负“化工城”之名。
长寿区为此困挠已久。其十四五规划写道,绿色GDP占比偏低,“重化工”“有污染”的形象在外界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如果因此低估长寿,可能就错了。
渝西12区群雄逐鹿,定乾坤的是工业,长寿绝对有跻身第一方阵的实力。
震撼的产业带
即使已经了解长寿是一个重化工基地,翻开它的卫星地图,仍觉得震撼。
卫星图长江以南的江南组团,整个是一座钢城。布局在这里的,正是年从大渡口搬迁过来的重钢。
(江南钢城)
工业区一直延伸到北岸的晏家,长寿经开区范围,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密布化工、材料、制药等大型企业。
(长寿经开区)
中心城区居晏家组团右边,中间有生态区相隔。直观可见,巨大的产业区,已超过中心城区面积。
沿晏家向北,长寿北站以北,还有长寿高新区,集聚了电子信息,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一座大型的中科未来城正在建设当中。
(长寿高新区规划)
据长寿政府工作报告,至年,全区城市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另一组数据显示,长寿经开区、长寿高新区两大园区开发面积拓展至45平方公里。
两大园区的介绍展开的是一个优等生的简历: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千亿,4家企业集团迈入“百亿俱乐部”,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聚乙烯醇出口基地、全国第二大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但是,全区的经济总量怎么会被璧山超过呢?
意难平的“十二五”
时光往前,长寿风光无两。
长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西与渝北接壤,距中心城区50余公里。东接涪陵,是重庆东出门户。
因处重庆段长江下游,区内地势广袤平缓,矿产(天然气)及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大工业的优良条件。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被纳入国家战略棋局。
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长寿就有两个项目在列——原长寿化工厂氯丁橡胶项目和狮子滩水电站项目。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重心西移,川维、川染、长风、江船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落户长寿。这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强力支撑,奠定了长寿工业的格局。
年8月,四川维尼纶厂在晏家公社朱家坝动工兴建,年整体进入中石化,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企业。很多长寿人认为,长寿因川维发家。
年12月,长寿撤县设区,工业迅猛发展。
在当年,长寿提出了打造“三地一中心”(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区域物流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长寿化工园区和晏家工业园区相继建成。
长寿化工园区在年改名长寿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
晏家工业园区在年更名长寿工业园区,年升级为市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
设区之后,长寿主要经济指标爆发式成倍增长。在第十年,也是十二五开局的年,长寿制定了豪情万丈的发展计划。
年,长寿GDP为亿元,人均GDP4美元。十二五规划提出在此基础上翻两番,年GDP达到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
年,长寿GDP在全市排名14位,如果年达到亿元以上,名次将上升至第4-6位,超过渝北、九龙坡、渝中之外的所有主城区。
年,长寿工业总值为亿元,十二五目标是,年确保实现亿,力争亿。
年,长寿规划为城市发展新区,地方又深化了发目标:到年,经开区建成五千亿级产能的重化工特色园区;到年,将建成百平方公里、百万城市人口的“双百”大城市。
当年长寿提出这样的目标确有底气,彼时经开区引进落户了21家世界强企业、跨国公司28家、上市公司40多家。
同一时期,重庆主城工业大量外迁,长寿成为重要承接地。
更重要的是,它正在迎来千亿级重钢环保搬迁、巴斯夫MDI一体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每一个都称得上重庆的一号工程。
年长寿区政府工作报告称,化工、钢铁等全市领先,全国一流产业集群初现端倪。
物流业也渐入佳境。年长寿主政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长寿区域内的工业物流已达到年0万吨,随着工业高地的建设,工业物流还将迅速增大,要不了多少年,就会超过2亿吨。”
但是世事难料,此后是大家熟悉的剧情:重钢巨亏,炼油项目未有下文,巴斯夫上马曲折。年,长寿仅实现GDP为.1亿元,排名还是在14位。
年的长寿政府工作报告称,“十二五”是长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十三五,重钢逐渐走出低谷开始盈利,长寿也稳步发展,但对照其产业基础,现在的成绩总有些令人意难平。
从到年,渝西12区GDP排名,长寿位次先后被合川和璧山超过。
化工产业带来的挑战
长寿当前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重化工业全国性的产能过剩,二是严格的生态约束,环保成本不断上升。
不解决化工产业的问题,会令长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
长寿两大园区集聚了众多世界强企业、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十二五时期经历的震荡说明,其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对本地核心竞争力带动不强。
另外重化工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大进大出,对地方就业贡献有限。长寿长期是人口净流出地,全区户籍人口约89万,常年净流出约20万人。
七普数据显示,其常住人口10年间减少7.7万人,是12个新区中不多的3个人口负增长区。
人口流出,一大原因是人们对化工产业固有的心理阴影。尽管长寿在环保方面有很多举措,“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另一大原因是距主城太近。长寿至中心城区先有渝长高速,后又迎来渝利铁路、渝万高铁开通,30分钟左右可到北站。
长寿区交通部门官员曾表示,不少年轻人将早、晚班次的动车当作通勤车,上班下班往返于重庆主城、长寿两地,畅享重庆半小时同城生活圈。
主城的虹吸效应导致其三产发展缓慢。年长寿三次产业结构为13:57.2:29.8,年为7.4:57.5:35.1。12年间三产仅提升了5个百分点。
在重庆的城市定位中,一直把长寿作为主城的一个卫星城、工业基地。年规划培育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六大区域中心城市,长寿并不在其中。
生态、基本农田保护可能是考虑的因素之一,生态红线令长寿城区呈组团化,难以实现连片开发。加上工业用地占了很多面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应受到限制。
因为明月山的原因,长寿一直没有提出非常明确的融城战略。
尽管也有山脉横亘,璧山、江津,很早就启动融入主城战略,坚定指向极化的中心城区,江津跨江北上开发双福,璧山承接西永微电园产业,在重庆笔电、汽车两大支柱产业中收获了红利。
现在回头来看,早年长寿如沿晏家滨江地带建设新城,向西与渝北融合连片,城市格局或完全不同。
但这有可能影响到化工企业的布局,比如用水、运输的便利性,如此所在区域还会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吗?
同城化先行区机遇
十四五启动之年,长寿正式宣布建设了20年的“三地一中心”完成。
其中,作为全市工业高地的佐证是:全区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钢铁冶金、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消费品等主导产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地位。
长寿提出的新目标是“两地两区”: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国家级特色商贸物流基地、都市康养休闲旅游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一目标,有很强的“去化工化”指向,打造“人人向往”的城市。尤其新增了打造“康养”之地。
纳入同城化先行区,再次为长寿提供的重要的机遇。
去年年末,重庆举资97亿,开建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建成后,长寿城区至龙兴仅需36分钟。
随着明月山通道的解决,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有望延伸到长寿,规划的渝汉高铁也可能利用这一通道。
突破交通瓶颈之后,长寿有望全面嵌入全市的“芯、屏、器、核、网”产业链,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其雄厚的工业基础,有利于承接更多先进产业。
重庆十四五规划中,对璧山、江津、长寿、南川四个先行区的描述是: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
这与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四个战略支点城市,定位为“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有较大区别。
纳入先行区之后,长寿相关功能板块有很大提升,比如物流枢纽上升到国家级。
长寿新的5年计划提出,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力争达到亿元。(理想情况是平均每年增量达亿元。)
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形象得到根本性改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
化工城转型,不少城市有成功先例,比如南京,曾经也被称为“化工之城”,通过大力发展软件等信息产业,“化工”的形象已非常稀薄。
期待长寿经过十四五这一场转型之战,成功跃升。
END
主编
Alex
编辑
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