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六朝史》,魏斌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8月出版,页,52.00元
魏斌的研究在中古宗教史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山中”的六朝史》出版前“圈里人”就已将此书判为“必读名著”。这部佳作确实没有辜负读者的期待!近年来海内外学者深入剖析中国山岳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规模,诸如“边地情节”“神圣地理”“洞天学”“空间分析”等理论、概念开始成为领域内的热词。然而以理论嵌套研究对象以至削足适履的情况也颇为常见。如何既维持理论高度,又切实地对山岳文化进行解析,成为本领域学者无法绕开的重要问题。《“山中”的六朝史》
(下文简称《“山中”》)
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成功案例,具有可供仿效的范式意义。
“山中”的车马辚辚
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自问自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山中”》一书却打碎了这一美好而虚幻的泡影。书中的讨论使我们看到,六朝及之后的中华名山之中,多的不仅是白云悠悠、离尘绝俗的桃源仙境,更有车马辚辚、唱赞喧闹的人间烟火。
此书系魏斌近十年来有关中古六朝山岳研究的成果汇总。除前言外,其余部分由十篇独立论文组成。主体分为“山岳祭祀”“神仙、洞天与道馆”“山寺及周边”“山居与记述”四个板块,最末的“后论”是对全书要旨的系统总结。作者开篇提出,“如果把三世纪作为一段历史道路的入口,六世纪作为其出口,会发现出口和入口的历史景观,有诸多不同。胡汉人群的融合和文化变动,佛教寺院、石窟和村邑造像的大量存在与道教的宫观化,均为其例”
(第1页)
。为更全面、更恰当地理解中古前期的社会变化,魏斌选取“山中”这样一个特殊视角为读者展示出别具一格的历史画卷。对作者而言,“山中”并非想象中的“清旷之域”,而是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呈现社会整体结构的共有特征,又蕴含着特殊地理单元的个性魅力;山中与山外的互动交流也成为观察社会的重要切面。带着从三和六世纪历史比较中获得的惊诧,作者随后提出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如在这几个世纪里,作为社会和地理空间的山岳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新融入的佛道等要素、人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此时段山岳与朝廷和周边社会的关系如何、山居者如何记述山岳、山岳如何影响当时的知识世界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为此书的研究指明方向。而由关键性问题引发的研究,起步时就已站上理论的高台,诸如文化生态、社群关系、神圣地理、宗教比较等理论早已成为题中之意。
由于将山岳视作地方社会的重要环节,故就内容旨趣而言,《“山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