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https://m.39.net/pf/a_4496004.html■权威访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广州就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总的来说,广州就是要抢抓大机遇,焕发新活力。”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将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作为推动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总抓手,强化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表率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发挥广州作用、贡献广州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勤陈邦明
统筹:郑佳欣黄颖川
谈体会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大湾区建设相互促进
南方日报: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对于《规划纲要》,您有何总体体会?
张硕辅: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规划纲要》公布实施后,广州市成立由我任组长的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九个专项小组,全市各区、各部门也相应建立起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通过把《规划纲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我理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去认识:
第一,是殷殷重托更是政治责任。《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定位都有深刻的背景内涵,政治性、政策性强,含金量大。我感到,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将使广州增强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更好融入、引领大湾区发展。同时,推进大湾区建设,必将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动能。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将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两大任务交给广州,是对广州的关怀和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鞭策。我们将把推进好、实施好《规划纲要》,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决落实党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委部署安排,不断把大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奋发有为的生动实践和现实成果,把大湾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
第二,是历史机遇更是光荣使命。改革开放40年历程充分证明,平台非常重要,机遇稍纵即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赋予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平台、重大使命,也赋予了广州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广州将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举全市之力抢抓历史大机遇,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为这座老城市注入不竭的新活力,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同书写好大湾区建设这篇世界级的大文章,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厚望重托,不辜负三地民众的热切期盼。
第三,是充分肯定更是努力方向。《规划纲要》将广州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州发展的关心关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广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综合经济实力雄厚,国际大都市建设不断提速。可以这么说,广州有底气、有能力,也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广州离《规划纲要》明确的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地位仍有不少差距,还存在科技创新能力弱、产业转型升级慢、城市建设管理欠账多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世界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格局和胸怀,展现大湾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风范和担当,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第四,是宏伟蓝图更是行动指南。《规划纲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一体相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化。广州将坚持一张图纸干到底,优化发展思路举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办成功,扎实推进《规划纲要》落细落地落实。
谈定位建设国际大都市是目标要求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并进一步明确了广州的定位,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定位?
张硕辅: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能够与香港、澳门、深圳共同携手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州深感责任重大。关于《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我想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建设国际大都市是目标要求。《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定位要求,建设国际大都市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是广州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当前,广州稳居国际一线城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这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广州将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文化强市和平安广州、美丽广州、幸福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打造区域发展核心引擎是重中之重。一是深化穗港澳合作。我们将坚持“学习、协同、服务、共赢”,促进穗港澳更高层次合作,向港澳学习、与港澳合作、为港澳服务、实现大湾区共赢。二是加强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广深合作,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是广深两市推进高质量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广州将积极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的广深合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大湾区建设中学习深圳经验做法,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三是强化广州—佛山极点带动。广州将积极落实广佛同城化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设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广佛同城化。四是引领“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更高质量广清一体化,深化与东莞、中山等兄弟城市战略合作,引领珠江东西两岸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为粤东粤西粤北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服务和支持,更好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是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城市首先要发挥中心辐射作用,要作出大贡献,经济规模、带动创新能力、人才等要素集聚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要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围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广州将强化规划战略引领,让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焕发无穷魅力。持续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努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优化、地位强化。
第四,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是当务之急。《规划纲要》要求广州“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我理解,这既是对广州在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所具备比较优势的充分肯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州这方面底子好,更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紧迫感,主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加快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着力建设外贸强市,携手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交往格局,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大湾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战略通道。
第五,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是长久之策。广州是华南地区文化教育医疗中心。《规划纲要》提出,广州要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服务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也是推动我市科技教育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广州将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下功夫,大力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共同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谈落实聚焦八大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
南方日报:广州要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照《规划纲要》定位要求,广州有哪些突破口和着力点?具体如何把《规划纲要》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张硕辅:我们严格对表对标《规划纲要》和省《实施意见》,在制定实施意见、行动计划、工作要点、政策库和项目库的基础上,对照列出65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力推动中央赋予的各项任务见行见效。目前,大湾区建设取得良好开局,重点领域工作扎实推进。下一步,广州将着力在八个方面发力:
一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增强综合城市功能。广州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深入实施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行动计划,培育做强6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价值创新园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以绣花功夫提升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品质,统筹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更新改造,专业批发市场、低端物流园、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违法建设、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等九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白云山、麓湖、越秀山等还绿于民、还景于民,着力提升海珠湿地、温泉小镇等区域品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平安广州、美丽广州、幸福广州。
二是激发创新发展新动力,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先要着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制定实施创新广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空间规划方案,布局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三城一区”,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国际健康城等十三节点。加快推动建设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人类细胞谱系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力争在海洋科学、可燃冰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施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的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其次要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与港澳企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广州市财政科技经费跨境进入港澳合作研发,建立健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使用机制,密切穗港澳在科技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全链条合作。再次要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创新指数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抓紧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吸引创新型高端人才。协同港澳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营造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三是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州将加快推动基础设施高水平互联互通,与湾区城市共同提升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携手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大湾区智慧城市群,推进广中珠澳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穗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建设,把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造示范区,把广州科学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先行区,共建广州南站商务区等重大合作平台。
四是落实全面扩大开放新举措,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进一步发挥开放前沿作用,厚植“千载商埠”传统优势,增创“现代商埠”新的优势。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推动服务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着力建设外贸强市,落实“省外资十条”,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擦亮广交会招牌,壮大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加强与港澳驻海外机构合作交流,实施国际友城“百城计划”,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
五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营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勇于自我革命的奋斗精神,正确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的关系、降成本与便利化的关系、招商与安商的关系、“亲”与“清”的关系,推动“广州改革60条”和年度改革要点落地见效,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数字政府”,深入推进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三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广州开发区、南沙自贸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三大重点区域改革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省民营经济十条”,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保护和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增强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六是推动民生福祉新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共建美丽湾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共建宜业湾区,加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加快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一批合作项目,深度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深化与港澳人才交流合作,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共建人文湾区,携手湾区城市完善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建设为契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让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文化活力。共建休闲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共建健康湾区,打造大湾区健康医疗中心。共建幸福湾区,让港澳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是提升穗港澳合作新机制,加强制度规则衔接。在国家和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下,着眼于“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研究提出制度规则相互衔接政策创新方案,实现穗港澳三地制度规则联通、贯通、融通,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的示范基地,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最后,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推动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广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中,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和党的建设将是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关键。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改革相互促进,党的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