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汉城市圈,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同城化 [复制链接]

1#

字数统计:字预计阅读时间:约9分钟

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为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倡议和重要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应该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是“一主引领”的重要支撑,换言之,同城化是区域协同、“一主引领”的基石。如何推进同城化,从年6月我们对武汉城市圈内8个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市相关部门的同志都有很多很好的想法,现将此次调研座谈情况进行梳理归纳,以期更好服务于同城化的推进工作。

一、各市对同城化的认识

国家发展改革委早在年底就已提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的概念和设想。咸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匡烨认为,此次省委提出的同城化与过去的概念存在差异。过去的同城化是把周边8个城市以武汉为圆心连成一个圈的过程,新的同城化是把圈化为实心圆的过程。各个城市的关系将更紧密,行动更切实,发展质量和影响力将更高。

与同城化同时存在的还有城市圈“一体化”的概念。孝感同城办主任徐学政认为,同城化和一体化的提法虽然有区别,但究其根本两者的追求目的一致,最终达成的效果也有相似性,一体化将是最终目标。黄石市委党校唐敏教授表示,一体化与同城化的区别在于,同城化更加注重9个城市的合作和互助,是一种协作共进的状态,而非简单捆绑。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和口号,而是一项涉及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统一规划、同一认知的系统性工程。同时,由于发展水平、资源基础和多种主客观因素存在不同,为深刻理解和实践同城化,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立场看待武汉和其他8个城市的同城化。武汉的同城化重点在于“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的同城化重点是“参与”和“配合”。黄冈市委党校张文昌认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的关键在于根本利益、核心利益的同城化,否则,同城化的程度不可能很深。各市领导和参与人,要把“8+1”作为一个“合并的市”来规划和解决问题。各市把自己当做武汉的一个“区”来融合,武汉把各市当做自己一个“区”来规划,这样的城市圈一定会做到真正的“8+19”。

仙桃市委党校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彭先玉提出,视角问题很重要,各市要培养一起站在一“主”之视角,即同城化不是哪一方的事情,而是共同的目标,需要多方有整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将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只考虑同城化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发展和好处,逃避自己在同城化过程中可能会付出的代价,同城化进程将会举步维艰。

二、各市同城化工作现状

“十四五”开局之年,武汉城市圈各地竞相谋实事、出实招、开新篇。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市坚持规划同编,市委市政府在布局破题和思想开篇上起到重要引领作用。武汉市将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创新策源功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更好地担任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主引擎”;黄石市将加快建设黄石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珍惜机遇、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孝感市将继续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坚持“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孝汉同城、多元支撑”的区域布局;咸宁市将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打造武汉功能拓展重要承载区和产业转移新高地;天门市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动武汉与天门协同、错位、融合发展;鄂州市将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筑牢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地板,围绕武汉产业做配套,推动产业发展互促互补;黄冈市将精准对接武汉“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仙桃市作为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对接武汉、融入武汉既是仙桃的战略选择,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神圣使命;潜江市将推进与武汉“三协同”,即设施协同、产业协同、生活协同。

据了解,各市坚持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在城市建设多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对接合作:

在交通方面,各市与武汉的交通建设都有一定的同城化基础,且在全面发展现代化交通枢纽。鄂州鄂咸高速即将通车、武阳高速正在建设、梁子湖内湖跨市运输项目正在规划,同时加快规划建设多条对接武汉光谷城市道路;随着孝感武孝城铁、孝汉大道通车,汉孝“半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轨道交通方面,汉十高铁已于年底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方面,京港澳、汉十、武荆、沪渝4条通道连接武汉,武大高速大悟段、硚孝高速二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国省道路方面,国道改扩建、陈天大道临空段基本建成;黄石现已建成武黄快速路和武九客运专线、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和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同时正在加快推进花湖机场高速路和武阳高速黄石段建设。咸宁目前正积极推进武咸城铁公交化,加快建设武咸快速通道和长江门户港建设。

在产业方面,各市都在自身产业特征基础上积极建立无武汉的产业对接合作机制。鄂州依托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武汉新港建设深化与鄂东城市群的协同合作。潜江一方面坚决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紧盯产业之“芯”,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成为武汉市光纤、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联产业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外延转移的承载地,功能区疏解的卫星城;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潜江小龙虾产业,整合规划融入全省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中,全面布局创新链,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提升价值链,把潜江小龙虾产、养、殖拓展到二、三产业,形成了覆盖三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以及深度开发、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咸宁结合自身在生态产业基础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跨区域生态环保事业,集中精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形成康养、生态旅游集群。

在民生方面,各市积极对接武汉城市圈教育交流、医疗协作、文体互融。孝感搭建孝汉校际合作平台,支持与武汉各类学校建立长期对口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武汉高校来孝设立分校区;咸宁也将承接武汉若干高校新校区建设工作。医疗上,各市积极建立设置分院、专家巡诊、人才交换等合作机制,医院到咸宁建立分院,孝感通过远程医疗交互平台对接武汉优势医疗资源,并且加医院、市社会福利、医疗康复中心等与武汉医疗、康养场所之间的交流合作。

三、推进同城化的障碍

在提及推进同城化有哪些障碍时,城市圈各市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目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的缺失。认为这项工作应该“谋定而后动”,要有完善的谋略和规划。这个整体规划需要客观地衡量城市圈各个城市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短板劣势,结合为城市圈同城化设想的目标,从不同角度做好不同阶段的规划。在这个问题上,黄冈市委党校张文昌说得很明白,“规划先行”对同城化而言非常重要;不随意喊口号,也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只有形成统一可行的图纸,9个城市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携手共进。

除了整体的布局与规划,兄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也非常重要,这同样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障碍。冲破思想上的壁垒和禁锢是高效合作的重要前提,即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共同的思想和信念,才能破冰。

鄂州市委党校沈凤蛟提到,要树立同样的发展目标,仅靠省委提出的思想号召和精神引领是不够的。尽管各个城市逐步认识到同城化将对自身发展的益处,但在自身利益可能受影响时,大家还是会有一定的犹豫。咸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匡烨提出,现阶段城市圈内缺乏人才交流,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的对话。大家都低头忙自己的事,很少相互讨论同城化的概念和措施,不“和”怎么“同”呢?在旧的机制和传统发展方式下,融合和同城的思想不够解放和自由,即使有了同城化的想法和动力,也想不到好的点子和方法进行“合”,未来更无法做到高效有力的合作。

潜江市委党校周云峰认为,各地行政壁垒也是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各地营商环境方面的差异、地方政策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给企业合作与发展带来不便。一体化发展要求各地工作协调、融洽,这要求在省级层面成立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挥协调。

武汉作为城市圈之首,自我动能和引领带动能力也是目前周边城市所担心和期待的。黄石市委党校唐敏教授和孝感市委同城办徐学政均提到,需要武汉这位“老大哥”在政策上和资源上对各市给予更大力度的帮扶。对武汉而言,经历了疫情,在尽快恢复到原来的经济增速的同时还要大力带动周边兄弟城市的各方面发展,这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的发展不仅是对政策、布局规划和协作的主观考验,而且也存在如地域局限这样的客观障碍。以武咸同城的建设为例,咸宁与武汉江夏区相邻,江夏区是武汉市13个区中地理面积较大、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一个区,在地理位置和扶持能力上都处于较弱地位,这对武咸同城来说是要克服的困难。与之类似,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同样面临大大小小的由客观因素形成的困难和考验。

四、各市对推进同城化工作的建议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的关键在于变各自利益为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与各自利益分歧越大时,同城化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困难也会越来越多。此次调研中各方对消除隔阂、推进同城化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对同城化推进工作的希望与建议。其中有带有共性的希望和建议是:

交通同城化是大家最为看重也是最直观的同城化推进板块。交通同城化虽然是“五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真正实现好交通同城化,还会涉及其他很多利益问题需要均衡和解决。例如:在交通线路规划方面,需要均衡各方利益;在交通建设资金方面,应分摊各方支出,上级和中央财政都应该有所支持。

在产业同城化方面,以“8+1”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产业布局,突出各自特色,因地制宜,既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又能够相互补充,避免恶性竞争和“内卷”,实现共赢。

在教育资源同城化方面,即9个城市的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实现9市同一份考卷,考同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城市圈能否以武汉“区”的身份享受武汉的优质教育资源。周边8市也将乐意分享教育经验和成果。

在社会福利同城化方面,其中包括打破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住房政策、就业政策等各方面的壁垒。例如:实现医保体系共联,城市圈居民在圈内任何一个城市都能享受如自己家乡一样的医疗报账;打通购房租房政策壁垒,8市居民能在武汉安家落户,武汉人也能在自己家享受康养感受氧吧。

在公共政务服务同城化方面,实现9市政务办事一网联通,即周边企事业单位办事与武汉企事业单位居民办事在同一个政务网。

在机构设置同城化方面,要成立“8+1”联席会常务组织。该组织最好由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各市委市政府领导参与,组成常务组织的常务人员,以统筹规划、管理、推进武汉城市圈相关事宜;主要任务是共同出台一些框架协议,然后各市根据这些框架协议制定具体政策。该组织下设各同城化部门(根据同城化程度逐步成立),如医疗同城化部门,统筹规划医疗同城化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该部门由各市主管相关具体业务的领导组成,以便在制定医疗同城化相关政策时,能够尽量保证相关政策精准、细致、可实施。其他同城化部门以同样的思路成立与运营。

部分资料来源:邬越,武汉城市圈同城化问题放谈,长江论坛,(0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