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传染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务信息化行业之和达科技研究报告智慧水务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元证券,耿军军、常雨婷)

1公司概况:聚焦水务信息化,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1.1历史沿革:专注研发水务产品,技术迭代不断创新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公司20余年专业深耕水务行业,重点服务供水、排水、水利、农饮水,已经发展为集设计、软硬件研发、生产、销售、实施、服务于一体的行业优秀水务综合服务商。年7月27日,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成立之初,公司即专注于提高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致力于深耕水务信息化领域,面向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公司在水务信息化行业逐步打开市场。公司适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业务版图扩张至东北、西北、华南、华中、华北等地区。目前,水务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正在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公司将研发和业务发展重心由销售智能感传终端向提供软件和综合水务信息化建设服务发展。

公司所提供的水务信息化服务涉及水务管理系统及智能感传终端。感知层通过智能感传终端采集水质、流量、水压、水位等信息;数据传输层应用2/3/4G、NB-IoT、LoRa等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安全、稳定传输;数据中心层以数据为纽带连通各个应用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业务应用层利用水务系统,实现水务企业生产运行、漏损控制、水量计量、设备管理等关键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分析决策层分析实时生产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等,提供决策支撑;度量云SaaS平台提供在线软件服务,支撑水务企业生产运行等业务工作的快速开展,同时为其提供部署及数据接入等服务。

1.2财务分析: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业绩增长表现优异

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年,营业收入的CAGR达42.21%。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38.44%。公司近年来收入快速增长,新增订单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务信息化有效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毛利率水平维持平稳,-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7.06%、45.04%、45.94%、47.97%。公司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年公司在以上地区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0.84%、16.05%以及28.68%。其中,华东地区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主要系公司地处浙江嘉兴,在浙江省及周边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的CAGR达44.38%。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年,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9.83%。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0.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8%,主要构成为职工薪酬、售后服务费、差旅费等。管理费用:年,公司的管理费用为0.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6%,主要构成为职工薪酬、房租物业费、折旧及摊销、股份支付费用等。研发费用: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0.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71%,主要构成为研发人员薪酬等,发生的研发支出都费用化处理。

-年,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年公司研发投入为.8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1%。研发人员增长至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1.76%。截至公司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掌握14项核心技术,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项,获得授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公司于年8月通过CMMIL5认证,于年5月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评定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加较多,达到.42万元,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公司高效执行收款政策,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有所好转。与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差额较大,主要系:1)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超过1年的长周期项目持续增多,公司需垫资推动项目进行。并且为了保证产品及时供应,公司相应扩大了采购规模,公司期末存货持续增长,同时应付账款持续增加;2)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收入的上升,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持续增加。

1.3股权架构: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高管行业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技术背景深厚。根据公司年三季报,郭军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35.62%。东兴博元与上海建元作为公司第二、三大股东分别持股4.64%与4.37%。公司设立鸿合众达等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郭军先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本科学历。年8月至年10月,郭军先生历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研究所工程师、项目经理;年10月至年7月,任和达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年8月至今,任和达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2行业分析:水务行业痛点明显,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2.1管网建设持续推进,降低漏损迫在眉睫

我国供水管网建设持续推进,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不断增加,供水服务的覆盖范围得以大幅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年末,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为.69万公里,年以来CAGR为6.26%。我国的用水普及率同样稳步上升,由年的86.10%提高至年的98.99%。

供水管网漏损是水务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管网漏损不仅浪费水资源、增加供水企业成本,而且影响供水水质,给饮水安全带来隐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年我国多个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水量为78.54亿立方米,平均漏损率为13.39%,相较于往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情况依旧严重。年出台的《“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年将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提高管网管理能力、降低漏损率是我国水务企业的当务之急。

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印发《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范了供水企业平均供水价格管理,提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以此激励供水企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其中在管网漏损考核方面,设定了漏损率的考核指标,漏损率高于一级评定标准的,超出部分不得计入供水定价成本,另外办法中加入了自用水率等约束指标。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控制管网漏损率与成本,推进水务行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S(RS、GIS、GPS)、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革新,水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其中作为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的智慧水务将智能智慧技术、相关软硬件和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城市供水系统管理中,对提高城市供水的管理能力及保障用水安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策反复强调全面推进水务行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督。(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水务管理思路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广泛

水务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能为城市提供优质的供排水服务、水质污染管控与环境保护以及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实现各类水务活动的数据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

智慧水务上游的感知层是对涉水区域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设施网络,为后续信息处理和相应决策行为提供数据信息支撑;传输层是智慧水务实现无缝连接、全方位覆盖的重要保障性网络集群,高速率、低损耗、安全可靠地连接感知层和平台层。中游的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智慧水务应用并推动成果转化,包括支撑软件、系统集成和云计算中心等。下游的应用层与涉水业务和水务管理的需求相结合,是智慧水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国智慧水务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智慧水务还有很大的市场可开发,预计到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随着水务业务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务管理的思路不断创新,信息化技术在水务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为我国水务行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水务信息化的建设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单一业务信息化阶段:数据分散在各子系统中,未实现统一管理,主要为水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提供服务。多项业务信息化和门户集成阶段:将多个单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整合到统一的门户平台上,实现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入口、统一展示和统一报警等,未实现各子系统间的数据融合分析、流程统一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和辅助决策等,主要为水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提供服务,便于多个业务信息化系统的便捷使用,公司高层领导可快速浏览各个子系统的关键数据,提供嵌套分析功能。

大数据分析和智慧化阶段:将多个单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整合到统一的门户平台上(可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单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也可融合已应用的单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实现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入口、统一展示和统一报警等,建立数据仓库或数据中台、统一业务流程或业务中台,部署BI系统,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业务联动,实现智慧分析、智慧预警和辅助决策等。

水务企业信息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后面阶段的实现必须有前面阶段提供的产品基础,可以独立先实施第一阶段的内容;水务企业应用实施了第二和第三阶段后,也需要单一业务信息化系统的升级迭代和感知层数据采集监控的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企业为家。除规模以上企业之外,各地还有更多数量的小型水务企业。大量规模以上水务企业仍处在第一阶段的单一业务信息化阶段逐步建设过程中,未来不断升级改造的空间较大。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和带动水务现代化、提升水务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水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水务信息化在过去多年的不断发展,智慧化运行的目标已经成为水务行业发展的共识。从单一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来提升单个业务的效率,到多业务信息化系统和门户集成阶段来提高信息化使用的便捷性和优化局部运营效率,接下来由大型水务企业领先建设智慧水务,带动全行业往智慧化的发展应是行业趋势。

3竞争力分析:掌握核心科技,客户资源不断丰富

3.1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产品业务紧密相连

根据公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