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如果把航运、航空、铁路看作是枢纽型城市运转的动脉和心脏的话,数字信息则是其大脑中枢,对其他三个功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信息枢纽作为枢纽的一种类型,可以理解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认相通共享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提升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资源配置能力。
高通达度匹配“信息为王”
信息枢纽建设的关键要素是形成较高通达度的信息网络,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文化教育、市场等社会性网络联系。在传统基建项目上,近年来广州在空港、海港、铁路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建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交通网络。另一方面,*府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G基站和示范应用规模居全国前列,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知识城国际数字枢纽、南沙数据服务试验区等产业载体初见成效,“数字*府”建设走在前列。可见,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看,广州打造信息枢纽型城市是有扎实基础和过硬的底气。
现阶段,国家着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广州建设综合性门户枢纽是重大利好和契机。年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暴发也为现代枢纽型城市注入新的内涵:大数据技术在疫情溯源、防控和部署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疫情催生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智能机器人应用等线上线下互动的新业态。而所有这些新业态,都需要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先进信息技术为保障。可以判断,未来将是“信息为王”的时代,数字经济将成为广州经济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其核心环节与信息枢纽型城市运作相一致,都是对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整合和配置,“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在经济层面推动广州提升国际信息枢纽能力的重要支点。
枢纽城市必须具备全球性功能
在全球城市网络中,一些城市脱颖而出成为枢纽的主要原因是具备了关键的全球性功能。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枢纽型城市。比如伦敦、纽约以其强大的金融产业成为全球金融枢纽和信息枢纽,新加坡、上海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港口条件和产业基础成为全球航运枢纽,米兰和巴黎则以其强大的时尚产业成为全球时尚枢纽等。
广州要提升国际信息枢纽型城市,借鉴国外经验,从根本上来说是承载和强化其全球性功能,使其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加凸显。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广州有以下三个方面功能优势需要进一步予以强化:一个是全球商贸和会展中心;另一个正在兴起的全球航运和航空中心,除此之外,还应培育潜在的全球性功能——科技创新枢纽。只有在这1-2个关键功能上占据制高点,广州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资源要素的汇聚,从而实现对各类信息资源的中枢调度和应用,不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反过来,信息枢纽功能的发挥也会进一步支撑和提升广州的全球性功能,四大枢纽是相辅相成的。
强化功能须在“信息”上下功夫
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信息的枢纽,也就是全球信息网络的关键节点,落脚点还得在“信息”上面,基本路径是实现信息资源有序汇集、深度共享、关联分析和高效利用。具体措施包括:
提高信息收集的覆盖面、时效性和准确性。信息是动态的,信息的收集方法与速度对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至关重要。广州在强化信息枢纽功能的过程中,应积极开拓新的高质量信息收集方式,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关键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甄别和采集、形成丰富的数据库,为企业及社会各信息需求方提供信息支持,为*府作出相应决策提供真实有用的数据依据。
加速推动数字新基建的建设和技术融合,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信息是基础,设施是载体,技术是手段。现代信息设施和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城市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处理、挖掘及应用。当前广州应在用地、人才、资金上优先向新基建领域倾斜,超前布局。开展5G发展“头雁”行动,加强5G与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开展人工智能场景构建行动,加快种类丰富的应用场景开放,推出更多应用场景示范。开展互联网融合创新行动,鼓励并推进各领域数据“上云”,加快“民生云”“企业云”“工业云”等信息云建设,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处理。加快设置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推进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港与空港、海港、铁路港联系,优化升级多式联运,“四港联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枢纽型网络城市。
破除信息共享壁垒实现信息共融共通。一方面是加快推进信息相关标准完善进程。*府应牵头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和数据接口等“广州标准”,鼓励并推动该标准在各领域的落地,打通企业信息系统与*府监管、多式联运、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等平台。各方共认的标准设计能够助力广州在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大平台的搭建上更加高效;另一方面是强化数据统筹工作。广州市需要探索形成普惠型开放和契约型开放的数据开放格局,建设数字*府、数字社会,制定*务数据开放计划和数据资源共享清单,有序释放公共数据,引领企业、社会数据开放,打破各单位之间的保护壁垒,早日实现数据的共享。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蔡丽茹